近日,科技領域權威期刊《中國科技信息》雜志刊發《保利華信:以信息技術與時代同頻共振》一文,系統介紹了保利華信伴隨我國信息通信行業成長發展的歷程。
北京冬奧會在前不久落下帷幕?;匚抖瑠W之美,除了運動員們拼搏的英姿外,聳立在張北草原上的一座座風力發電機也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在冬奧期間,正是它們在努力地汲取著風中的能量,再將產生的電力輸送到北京冬奧會的三大賽區,點亮了26個比賽場館,也照亮了館內奧運健兒矯健的身姿和冰墩墩可愛的身影,這些影像又通過遍布賽區的5G網絡,實時呈現在全球觀眾眼前。
位于壩上草原的風電場
此次北京冬奧會完美兌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承諾,其中,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華信也貢獻了一份力量:在綠色供電重點項目“張北柔直工程”中,保利華信成員企業長飛公司提供了超低損耗的G.652光纖及特種光纜與組件,為電網穩定運作提供了保障;在冬奧場館5G網絡建設及冬奧保障系統開發中,保利華信另一成員上海諾基亞貝爾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張北中都換流站俯瞰 圖片來源:新華社 可能對很多人來說,保利華信的名字有點陌生。這家企業全名為中國華信郵電科技有限公司,由原郵電部成立,如今隸屬于中國保利集團。保利華信是中國信息通信(ICT)領域“國家隊”的一員,在創立之初,保利華信肩負著通過對外合作和科技創新,推動中國ICT產業發展的使命。在這一使命指引下,保利華信不斷發展壯大,如今旗下既包括上海諾基亞貝爾、長飛光纖光纜、阿爾卡特朗訊企業通訊(簡稱ALE)等國內外享有盛名的企業,也有中盈優創、華信傲天、上海富欣、上海信輝等在各自業務領域備受矚目的中堅力量。在各項國家級事件的通信保障中,或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支援搶險救災的第一線,都能看到保利華信人的身影。
保利華信的成長軌跡,是中國ICT產業克服萬千險阻,實現從無到有、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敢為人先勇闖突破之路
今天,即使在中國最偏遠的鄉村,人們也能享受到現代化的信息網絡。但是如果將時間倒回幾十年前,則是另一幅景象:大多數人還在依靠信件通訊,電話普及率不到0.5%,三分之一的市話要靠人工續接。與此同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革命方興未艾,特別是程控數字交換和光纖通信兩項里程碑式的技術,為全球ICT產業的大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也為中國通信產業擺脫基礎薄弱、技術落后的局面創造了難得的機遇。保利華信旗下企業上海諾基亞貝爾的前身——上海貝爾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983年,上海貝爾電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合營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保利華信、上海諾基亞貝爾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欣回憶說:“作為改革開放后通信行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上海貝爾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成功引進并掌握國外先進的程控交換技術,形成自己的研發制造能力,進而推動新一代通信網絡建設,同時加速通信工業的技術改造。”
上海貝爾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通過合資模式,上海貝爾突破西方技術封鎖,將當時最先進的S12系列程控交換機技術引進國內,并迅速實現規?;a,改變了進口設備壟斷國內市場的格局。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上海貝爾的成功為此后我國高新技術的引進開創了先例,積累了經驗;及時促進了中國通信網絡和通信工業技術整體水平的提升,為我國自90年代以來的通信產業大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96年,位于浦東的上海貝爾生產車間
除了程控交換技術外,光纖是影響中國ICT產業發展的另一關鍵技術。作為信息時代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光纖徹底改變了人類通信的模式,也推動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誕生。但當時我國光纖光纜主要依賴國外進口,是開展大規模建設的最大阻礙。1988年,中國光通信史上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在武漢成立,從成立之始,長飛就肩負著引領中國光纖光纜技術研發、振興民族光通信產業的使命。
保利華信總經理、長飛公司董事長馬杰回憶說:“長飛始終將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們從最初連螺絲釘都要依靠國外進口,蛻變為全球唯一自主掌握三大主流光纖預制棒技術的企業,并實現了關鍵生產設備和原材料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全部國產化。”
長飛于1991年成功生產出了中國第一根量產光纖,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光纖的市場壟斷。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勉勵下,長飛在逐“光”之路上加速邁進,并于2016年問鼎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市場份額的全球第一,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跨越。如今,長飛生產的光纖總長度已近7億芯公里,相當于從地球到火星往返6次。從早期的“八縱八橫”光纜骨干網建設,到新時代的5G骨干網,長飛高品質的光纖產品已經無處不在。
“八縱八橫”光纜骨干網建設的收尾之作“蘭西拉”工程被稱作“世界通信史上施工條件最艱苦的工程”, 建成至今24年里,長飛為該工程提供的光纜始終在穩定運行
開放創新奏響發展樂章
回首過往,中國ICT產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開放”與“創新”兩大主題。開放讓中國ICT產業與最新技術同步,實現了與世界標準的接軌;創新則為中國ICT產業飛速躍進提供了不竭動力。
袁欣認為:“中國的創新,不應該是封閉的創新,應該是開放合作的創新。”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保利華信一直以來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路徑,堅持自主創新和聯合創新“兩條腿”走路,以及“五湖四海”、“國際化視野”的選人用人理念,重視本土研發與全球資源的互動融合,并且對創新持續高強度投入。
多年以來,保利華信年度研發投入占銷售額10%以上,并已打造了一支近萬人的高素質、高技能、國際化的研發隊伍。在國內外設有23個研發中心,擁有國內光纖光纜行業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還將全球聞名的貝爾實驗室引入中國。截至2021年,保利華信已獲核心發明專利3353項,累計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牽頭課題26項、參與課題39項,同時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內通信標準的編制工作,為提升中國的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做出了相應的貢獻。在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最新“科改示范企業”名單中,保利華信實力入選,迎來了推動新一輪改革與創新的新機遇。
保利華信打造了一支國際化的人才隊伍
邁入新世紀以來,中國ICT產業的開放與創新之路展開了新的篇章。一方面,隨著實力的提升,中國ICT企業已從“引進來”邁向“走出去”的更高階段。另一方面,在萬物互聯的5G時代,信息領域正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2014年,保利華信收購了總部位于法國的阿爾卡特朗訊企業通信(ALE),獲取技術和戰略性資產,提升了全球產業地位,為進一步推動全球創新和國際化經營積累了更多寶貴經驗。被保利華信納入旗下后,ALE這家“百年老號”也煥發出新的活力,在歐美以及中國市場的業務穩步拓展,企業通信產品在歐洲排名前三。 “十三五”期間,保利華信并表企業海外員工占比超過50%,所管理企業海外銷售收入占比超過40%,旗下企業在海外設有15個制造基地,業務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化能力,已經成為保利華信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保利華信在菲律賓、土耳其、埃及、老撾、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等“一帶一路”國家承接了多個項目
在發力通信基礎設施的同時,保利華信還始終聚焦智慧城市的發展建設,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和智能制造等領域大放異彩。在北京,華信傲天研發的5G模塊在保利影院實現了高質量的5G電影傳輸;在江蘇,保利華信的綜合解決方案助力保利發展打造高端、可靠、高效的智慧樓宇創新實踐;在上海,富欣智控的技術支持著地鐵和機場捷運列車的運營,ALE的數通融合解決方案在“白瓷碗”——浦東足球場為觀眾帶來先進的智慧場館體驗;在湖北,長飛以“5G+全光網絡”打造智能工廠,帶動生產效能大幅提升;在云南,上海諾基亞貝爾援建的智慧校園,讓寧蒗師生享受著最先進的數字化教育環境……
2021年,備受矚目的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下線,牽引供電系統所使用的信息傳輸平臺便來自保利華信
數字之光照亮綠色未來
隨著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主旋律,“雙碳”成為全社會的熱點。實際上,ICT行業的發展一直與節能低碳相伴而行。發揮ICT的綠色優勢,以創新技術推動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構建綠色低碳新產業、新業態,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因素。光纖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數據傳輸中,光纖要比銅纜節能60%以上。以此算來,長飛成立30余年以來生產的光纖所減少的碳排放,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保利華信旗下企業一直走在推動綠色低碳的前列。長飛早在2004年就率先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其百余種產品和原材料均通過歐盟RoHS2.0測試,兩款室外光纖產品入選工信部“綠色設計產品”名單,長飛潛江公司、蘭州公司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名單。在2021年舉行的第三十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PT展)上,長飛公司榮膺助力“雙碳”十強企業。走進長飛大力打造的綠色智能工廠,呈現在眼前的是20余套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100%數控化,推動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工廠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理念,循環利用工業生產中的副產品,實現高效、環保、低成本運營,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15%,工廠運行更加低碳化、綠色化。
在長飛潛江科技園,長飛通過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完美踐行了綠色循環發展理念
ALE致力于通過軟硬件產品幫助企業實現“綠色”發展。以辦公場所最常見的電話機為例。ALE在話機的設計、采購、制造等環節中,始終堅持“生態設計”的理念,產品均通過RoHS歐盟認證以及POPs健康安全測試認證和CA65環保標準。據測算,如果將傳統話機更換成一級能耗產品,每1000臺話機每年就可節省超過30000度電,減少約30噸碳排放。ALE還基于F5G(第五代固定網絡)技術打造出了一整套可落地、定制化、超融合的綠色低碳解決方案。F5G與5G互為補充,而且具有“綠色全光”的特性,在充分滿足企業需求、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還契合了當前業界光進銅退的技術趨勢,為企業未來的IT架構升級鋪就了無縫升級的道路。在F5G的驅動下,ALE將進一步推動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
上海諾基亞貝爾助力打造“綠色網絡”,構建了一套從芯片、基站、網絡到機房配套的全方位節能體系,為5G通信打造了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綠色基站,推出基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網絡節能方案,并結合運營商數智化可管可視的需求開發“一站一案”的智慧機房解決方案,節能效果高達35%。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 “雙碳”的主戰場——能源行業,上海諾基亞貝爾與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數字孿生”電廠,通過將現實中的電廠數字化,結合高精度位置服務和貝爾實驗室的AI算法等技術,幫助運營方實時了解和調控電廠運行狀態,從而改善電廠效率,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中國鐵路總公司首個數據中心采用了長飛公司的超貝®寬帶OM5多模光纖,為鐵路春運提供超一流的智能化信息服務
近期,隨著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以及“算力網絡“概念的提出,保利華信集合旗下研發力量,致力構建先進、開放、靈活、智能、綠色的全光網絡架構和網絡環境,為算力網絡提供“端到端”的支撐。例如,充分發揮ICT的綠色優勢,特別是借助綠色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光模塊解決方案、下一代數據中心光連接解決方案等,助推數據中心邁入全光時代,為夯實數字經濟“綠色底座”做出更多貢獻。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出臺,“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進入關鍵時期,中國ICT產業也將邁入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與中國ICT產業一路共同成長的保利華信還將取得什么樣的成績?我們拭目以待。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